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广西专员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推进财税改革、强化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严肃财经纪律为己任,扎实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政治站位。一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专员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二是突出政治意识,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财政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性,把取之于民的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推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三是注重培养专业队伍,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树立正确的绩效观,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一份责任、一门学问、一项事业来对待,以求学的恒心、研学的专心、治学的精心、独具的匠心,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二、以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注重绩效管理机制建设。一是转变完善管理机制,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意识,按照“谁花钱谁负责”的原则,突出资金使用部门在预算执行中承担“花钱办事”的主体责任和各监管部门负责督促落实的监督责任,进一步促进由“要我有绩效”转变为“我要有绩效”。二是将绩效管理重点关口前移,围绕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凸显由重事后绩效评价向重事前绩效目标管理转变,有效发挥绩效目标在“花钱”与“办事”之间的纽带作用,实现工作规划和预算资金的有效衔接和转变,使后续事中跟踪、事后评价有据可依,有目标可循。三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转型升级,依托管理信息系统,努力实现从传统的会计核算为重点向管理监督为重点转型,财务管理方式从重资金核算的“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向重预算和监管的“哑铃型”(两头大中间小)升级。
三、以闭环全程监管为手段,强调绩效管理客观公允。闭环全程监管,包括事前绩效目标管理、事中绩效跟踪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和绩效结果应用。不仅预算编制、执行、结果要引入绩效理念和绩效管理,还要对重大项目全周期进行绩效评价,注重成本效益分析,关注支出结果和政策目标实现程度,推动改进预算编制和调整财政政策。事前绩效目标管理应适应中长期财政规划和三年滚动预算编制改革,针对不同类型的预算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指标体系;事中绩效跟踪监控应强调实时监控,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分析现阶段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管理情况,查找问题,合理预判,提醒纠偏,促使预算执行管理从以执行进度为重点向以执行质量为重点转变;事后绩效评价应强调客观公允,财政部门、预算单位、项目实施单位、评价人员四方根据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各指标权重。
四、以资金有效配置为目标,强化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提高预算绩效水平,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用到刀刃上、花出效益来,这是各级财政部门和所有预算单位的基本职责所在。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专员办在新时期的重要职责,应及时将事前绩效目标评审、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要求预算单位根据评价结果,加强预算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积极落实绩效奖惩制度,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实现有效衔接。同时,绩效管理还应着眼于中长期财政规划,使各个年度产生的预算绩效信息成为跨年度预算平衡和中长期财政规划调整的依据。通过强化结果应用,进一步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升管理效能。